校園新聞

紅海珊瑚不減反增 中山大學跨國研究供墾丁借鏡

2024-03-14
全球暖化導致珊瑚生態浩劫,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裕䕒跨國研究發現,沙烏地阿拉伯紅海東北海域珊瑚覆蓋率20年來不減反增,在大片死珊瑚骨骼上綻放新生,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海洋汙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研究團隊指出,當地魚群豐富多樣,透過食物鏈抑制大型海藻、海膽叢生,讓珊瑚保有棲地與驚人恢復力,不懼大規模白化現象,亦可作為臺灣夏季海溫同樣逾30度的墾丁珊瑚復育借鏡。
 
林裕䕒表示,紅海是一片半封閉海域,擁有獨特的海洋生態系。已發現超過50屬的造礁珊瑚,逾1200種魚類及海洋特有種比率世界第三。研究團隊2021年7月使用潛水調查(UVC)和避免干擾魚群的誘餌式遠端水底攝影系統(BRUV)調查7個近岸珊瑚礁區與3個離岸珊瑚礁區,發現29屬珊瑚,其微孔珊瑚屬、軸孔珊瑚屬、角星珊瑚屬和指形軟珊瑚屬最為常見。他們將調查結果與20年前的研究基線數據進行比較,意外發現雖受全球暖化影響,近岸樣點的珊瑚覆蓋率平均是36.2%,與20年前的28.1%相較竟有顯著增加。同時,死珊瑚覆蓋率從20年前的6.7%,大幅增加至現在的38.1%。這次調查顯示,大規模珊瑚死亡事件確實曾在紅海的東北海域發生,但同時也展現當地珊瑚礁生態的驚人恢復力,使珊瑚覆蓋率能夠維持在20年前的水準之上。

究竟珊瑚群聚如何復甦?研究團隊指出,依現有證據可歸納幾個原因,一是當地人跡罕至,人為活動干擾稀少;二是珊瑚礁白化後,棲地常被大型藻類、海膽覆蓋,導致珊瑚失去棲地,但此處的刺尾鯛跟鸚哥魚等草食性魚類,藉由攝食來抑制大型藻類跟絲狀海藻的生長,單棘魨、隆頭魚和龍占魚會捕食海膽,控制海膽族群數量,替珊瑚排除競爭者;三是會捕食珊瑚的天敵棘冠海星沒有在當地爆發;四是有充足的珊瑚幼蟲從紅海其他地方加入,形成有利珊瑚重新形成礁體的環境條件。林裕䕒比喻,「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環境,珊瑚群生命力愈挫愈勇,不屈不撓,就像一間歷經金融風暴仍穩健營運的生態公司。」
 
林裕䕒指出,珊瑚普遍對水溫非常敏感,若水溫高於攝氏30度,依附在珊瑚上的共生藻就會離開,造成白化現象,進而造成珊瑚死亡。紅海海水溫度夏季時可達攝氏35度,當地珊瑚雖具高耐熱性,但也曾多次因熱浪侵襲而大規模白化,近岸的珊瑚礁尤甚。對比臺灣海洋環境,墾丁夏季海溫通常在22~29度,但高溫可達34度以上,溫度條件上相似,可作為借鏡。對應臺灣珊瑚復育工作,林裕䕒推測,完整的生態鏈有機會替珊瑚削弱競爭者,保留小珊瑚慢慢長大的空間。要關照的對象不只珊瑚本身,而是整個生態系其他物種,兼顧豐富多樣化,「保護珊瑚,連魚也要一起保護」,呼籲減少濫捕和少吃鸚哥魚、龍王鯛、龍占、石斑魚等珊瑚礁魚類。與其在餐桌上享用,將這些珊瑚礁魚類留在海裡,不但更增加觀光價值,也可對珊瑚生態系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之回復力更有幫助。
 
這篇國際合作論文成功獲世界頂尖期刊《海洋汙染公報》於2023年12月刊登,合作對象包括來自於沙烏地阿拉伯法赫德國王石油礦產大學(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學者海因勒博士(Moritz J. Heinle)、穆薩巴(Ali Al-Musabeh)、格帕蘭(Jinoy Gopalan)、凡山地(Thiyagarajan D. Vasanthi)、帕尼坎(Premlal Panickan)和裘達斯博士(Thadickal V. Joydas)、沙烏地阿拉伯伍德環境顧問公司(Wood)的哈曼德(Tarek Hamade),以及沙烏地阿拉伯新未來城環境辦公室(NEOM Environment)的普利多博士(Bruno Pulido)與雪佛博士(Barry Shepherd)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