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大一必修AI!北科大鼓勵師生善用生成式AI

2024-08-16
順應AI大趨勢,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自113學年起,大學部一千五百多位新生必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近日更有9位老師以生成式AI導入創新教學,獲教育部核定通過113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涵蓋人文藝術及設計、工程、商業及管理、教育、通識等多元學門,於專業課程中融入AI工具應用,同時引導學生強化AI無法達成的素養及能力,成為善用AI的跨域人才。

北科大副校長楊士萱表示,北科大自112學年度起推動「生成式AI導入教學計畫」,希望大學部教師能透過生成式AI探索創新教學應用工具及方法,產出更貼近課程的教學資源,優化現有的教學教材。如教師導入至少二項生成式AI工具、導入三次以上課堂,給予經費補助鼓勵或教學彈薪點數鼓勵,線上參與AIGC教學賦能工作坊的教師於113-1學期另有加碼補助,112-2學期系列工作坊已吸引超過200位各校老師主動參與,獲得不少迴響。

楊士萱指出,為協助學生有能力應用AI解決其領域問題,北科大開課策略包括:將各系必修的程式設計課程轉型,以涵蓋AI思維與運算思維,讓AI協助寫程式;開設以AI為核心知能的課程,如「人工智慧概論」及相關AI基礎課程;校院級AI專業課程,包括微學程「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工程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賦能跨域應用」、「人本自然語言處理與互動設計」等,由學生自主規劃合適的學習歷程。

北科大教務長黃育賢指出,112學年有超過九成的修課學生,認同生成式AI工具讓他們「提高自主學習的意願」、「更願意探索學科知識」、「有效提升課程學習效果」,更有學生表示「我覺得用生成式AI上課非常有趣,能找到平常想不到的程式及作法!」

在112學年,電機工程系老師張致遠將生成式AI融入「數位訊號處理」課程,與學生共同發掘正確應用生成式AI且高效的方式,而非僅僅將其視為「能回答問題的google」。他鼓勵學生使用各式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Freepix、Copilot等,並結合課堂討論與實踐,彙整學生的使用方法與經驗,整理出班級的「生成式AI使用教戰守則」;並藉以進一步激發學生運用多元工具,為自己量身打造學習教材與課後筆記。例如在期末作業,學生利用生成式AI工具製作「複習懶人包」,作為未來協助自己高效複習的「客製化個人家教老師」;此外,還有學生展現創意,運用AI生成一首「Z轉換之歌」,將琅琅上口的有聲教材納入自己的複習懶人包,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之一。

為了克服「生活型態研究」課程中教材不足問題,工業設計系老師陳靜儀利用Padlet、Midjourney、ChatGPT、Gemini、Gamma等協作工具,協助學生進行使用者脈絡研究,提高課堂互動效率、促進及時反饋。此外,引導學生應用「助推理論(nudge)框架」與ChatGPT協作,改善與生活型態相關的設計問題,有利於將時間和精力聚焦於設計提案上,更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生成式AI工具在設計流程中扮演的角色,同時促進學生批判性思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而在「網路創業」課程中,需要傳授創新創業廣泛的知識與技能,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老師尹秦清利用生成式AI協助學生在創意生成、產品設計、行銷內容創作等方面提高效率,學生也運用ChatGPT、Writesonic優化創意提案,參加「2024技職盃黑客松競賽」及校內社會實踐與永續創新競賽,例如修課學生為國際學生設計手機App「ForeignSoul」,運用AI配對個性相容、興趣相符的學伴,整合文化交流、語言交換、生活指南等功能。

負責「奈米材料與製程」課程的機械工程系老師林懷恩則表示:「這是一門極度仰賴想像力的課程」,由於奈米為人類肉眼不可見的微觀尺度,奈米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化學概念較為抽象,學生不易領略課程核心知識。他借助Zuvio即時反饋系統結合ChatGPT大幅降低答題門檻,結果學生課堂發言踴躍,願意主動探索、培養批判性思考;他也讓學生利用ChatPDF精進課堂報告整體品質,增強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北科大教務長黃育賢指出,北科大執行教育部補助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領域系列課程計畫,透過人工智慧課程地圖的建置,協助學生更了解人工智慧產業應用及未來發展方向。
 
另外,在執行教育部「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計畫基礎上,於射頻模組、通訊與接取網路、系統應用等特色學程導入AI技術,搭配問題導向學習(PBL)為主軸的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對實際AI技術的落地進行深入研究;並建立先進AI賦能實驗室,與國家太空中心、和碩、躍登科技、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等單位合作,合開產業接軌課程,同時強化跨校實質合作培育AI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