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海大與榮成產學攜手為海洋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找解方 成果豐碩

2024-10-18
榮成永續發展環保基金會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自2019年簽署產學合作協議,以海洋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為目標攜手合作,10月15日在海大第二演講廳舉辦成果發表會,由冉繁華副校長與王瑞榮副總經理開場,范佳銘研發長主持。在這5年內榮成共提供補助款超過1,900萬,在不同領域的5位老師執行下,不僅有多篇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與獲得專利,並同時培育國內海洋環保科技人才,總計參與研究生22 人,博士生3 人。 
 
感謝榮成提供海大機會,讓企業ESG結合大學USR,邁向更加永續的未來。本次發表的成果不僅涵蓋動力機械、循環經濟、環境生物監測、智慧辨識及生物資源評估與生態風險分析多項專業領域,並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含:良好工作環境與經濟成長(SDG 8)、產業創新和基礎建設(SDG 9)、永續城市和社區(SDG 11)、負責任消費和生產(SDG 12)、氣候行動(SDG 13)、水域生態(SDG 14)、陸域生態(SDG 15)及夥伴關係(SDG 17)。 
 
輪機工程學系華健教授以清淨海洋大策略大聯盟的概念製作免外加動力海洋垃圾清淨系統「海星」,透過風力轉動水下的渦輪機,在水下產生漩渦吸引並收集附近的水面垃圾。此外,「海星」的結構簡單且材料價格便宜,讓大眾都能 DIY 組裝和使用,且可以「原型回收利用」。華健教授並以回收漁網作為對象,建立從收集到再利用產品開發的整體回收系統,解決垃圾收集後的去處問題,並延續其生命與價值。
 
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黃培安副教授執行以海藻漿取代木漿於造紙循環經濟之應用,以臺灣養殖池中常見的大型綠藻Rhizoclonium,也就是俗稱的絲藻為研究對象,開發可取代木漿的海藻漿,減少木材砍伐。黃老師研究團隊發現以[氫氧化鈉-過氧化氫(NH)]所處理的海藻漿纖維具有最佳的結晶度指數、3D立體結構及機械強度,在不影響紙張特性下可以替代20%的木漿,也就表示使用在造紙的樹木每5 棵就有可能護住1棵,讓自然資源永續循環。 

水產養殖學系徐德華助理教授則應用環境DNA 及元條碼技術調查海洋敏感物種的利用現況,透過檢測環境中持續存在的遺傳物質,能夠在不捕捉樣本下將物種鑑別出來。徐教授團隊使用最新的環境DNA及元條形碼檢測技術,並實地從源頭(漁港)至終端應用(海鮮食品:鯊魚凍與魚漿製品等)採集了共315個樣本,並且偵測到2,165個物種,其中也包含瀕危物種。本研究將有助於釐清漁業活動中是否有無意識混獲或有意識非法捕捉的情況,除了漁港及海鮮食品外,也能應用於環境海域調查及淡水水域。 
 
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莊季高特聘教授利用自主式無人機巡檢與辨識河海岸的廢棄物,進行環境監測,其中應用衛星定位、避障控制、路徑規劃、廢棄物辨識、影像數據集模型選擇、資訊串流等技術。廢棄物檢視資料可前後對比,以期達成源頭控管,減少陸地廢棄物流入海洋。廢棄物的辨識與分類主要是靠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無人機在飛行檢視的過程中為全自動自主 飛行,不需要人員操控,並可同時進行物件辨識。辨識出的資料藉由無線行動通訊網路,傳送至地面監測站的伺服器,可供主管機關對廢棄物做必要的處置。
 
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藍國瑋教授團隊目前已掌握漁具的生命週期,並整合現行國內外廢棄漁具回收獎勵措施與再利用方式,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並持續執行保育型漁具的改良,包含籠具漁業的籠具餌料選擇性實驗、改良設計籠具逃脫環減少未達法定尺寸的個體混獲,以及抱卵母蟹標識方法建置與放流等成果。且為增加漁民裝設逃脫環的意願,也透過國際合作研究不同波長光源的LED集魚燈對於捕撈量的影響,結果顯示可能提升單一籠具的捕獲量,增加漁民的收入。此外,並利用螃蟹的趨光特性透過LED發光二極體燈光協助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誘使陸蟹行走地下涵道,降低被路殺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