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淡江熊貓講座 日學者籲培養學生 AI無法超越的能力

2024-11-27
「理解人類本身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僅是冷冰冰的學問,而是包含了人類的心靈和溫暖。」日本平成國際大學(Heise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Japan)淺野和生副校長(Kazuo Asano, Ph.D.)日前在淡江大學熊貓講座中,以批判和反思的觀點,針對AI議題提出針砭,認為高等教育應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聆聽能力上,扮演重要角色。
 
淺野教授以「Impact on Social Sciences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AI.(在AI時代對社會科學的影響和未來課題)」為題,進行日語演講,並在開場表示將「進行兩個翻譯遊戲」——即時翻譯中英語,檢視AI在跨語言交流上的能力。
 
他說明自己並非AI專家,過去30年來著力於臺灣與日本關係,還有臺灣政治的研究,不過他要分享的是未來AI的發展,以及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淺野教授指出,ChatGPT等生成式AI的誕生與應用,短短兩年間已經對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AI不僅能回答問題,還能創作小說、設計廣告、進行多語言翻譯,甚至提供例如少子化與高齡化等社會議題的應對策略。然而,AI帶來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包括深度偽造技術、假訊息的擴散、版權問題、文化偏見,以及利用AI進行非法活動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他接著舉例說明AI生成假消息的危害,接連以國際事件為例:烏克蘭總統夫人購買汽車及奢侈品的謠言、印度選舉中利用假消息操縱輿論的案例,還有烏克蘭軍隊將從某個城市撤退的網傳影片等。強調AI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機會,挑戰也跟著到來。「我們需要找到平衡點,確保AI技術的發展不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淺野教授在結語中提出,「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看,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意味著人類擁有自我決定權,並透過使用這種權利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成為完整的人類。」他認為,若AI完全取代人類的決策和創造力,宇宙的存在目的可能會消失。
 
最後,淺野教授以日本NHK大河劇《紫式部物語》中美麗書法作品為例,這些作品不僅僅是數據或資訊,而是表達了某種情感與創造力,「這些是AI無法超越的。」他特別提醒,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核心,不僅在於數據分析,更在於理解人類的精神與幸福,「這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我們教師的反思。」
 
國際事務學院包正豪院長表示,當我們剛開始使用AI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時,我們對AI的最低期望,是「希望AI能幫助我們理解其他語言」。但今日的實驗結果顯示,英語翻譯的準確度達到90%,中文翻譯卻有點糟糕。他認為,「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AI總是需要不斷改進,我們不能被AI控制。」
 
政經系周應龍主任也認同講者的觀點:「我們希望同學們用AI來幫助學習,而不是代替學習」,基礎知識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以AI取代學習,那會是一個可怕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