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政大 X 捷克大學聯盟聚焦東西方學術交流 開創臺捷合作新頁

2024-12-23
適逢捷克眾議院通過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決議案翌日,國立政治大學於公企中心舉辦「臺捷人文科學領域國際人才培育合作交流論壇」。本次論壇邀請教育部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UAAT)及捷克大學聯盟(ICU)共同參與,匯聚台灣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及成功大學等12所國內頂尖學術機構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及來自捷克查理士大學等五校的學者,共近60位人士參與。論壇聚焦「東西方文明互動的動力:衝突還是融合」的核心議題,涵蓋代間學習、電子醫療、第二語言教學環境及跨文化溝通等多元主題。此次跨國合作凝聚雙邊頂尖學術能量,透過深化東西方學術交流,期望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開創新局,為臺捷學術合作譜寫嶄新的篇章。
 
政大校長李蔡彥於開幕致詞時指出,臺捷兩國不僅在地緣政治、歷史背景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更共同追求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他期待透過UAAT-ICU合作平臺,未來能促成更多雙聯學位、跨國研究、與國際會議等實質學術交流,進一步深化雙邊學術連結。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史坦格(David Steinke)表示,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捷克長期以來重視學術自由與多元環境的傳統,將為未來雙方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布拉格理工大學副校長荷力(Radek Holy)回顧臺捷合作歷史時表示,科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文與技術領域的結合將激發更多創新成果。他深信,此次論壇將成為未來眾多合作計畫的重要基石。
 
論壇由政大副校長陳樹衡發表專題演說揭開序幕。他以富含哲思的文句開場:「在歷史與命運的浩瀚長河中,個體的力量雖然有限,我們既無法改變過去對現在的影響,也難以完全掌握當下的走向。」接著,他以堅定的語調指出,「機會轉瞬即逝,我們可以擁抱已然到來的契機,透過選擇成為命運的真正主人。」正因為未來無法預知,更應珍惜眼前難得的合作機遇,這些寶貴的經驗或許將改變未來的樣貌。
 
「UAAT-ICU合作平台讓個人學術歷程躍升為更具時代意義的篇章。」陳樹衡強調,此次合作不僅是資源整合,更重要的是幫助研究團隊在沒有太多競爭壓力的束縛下,回歸學術研究的根本精神:正直、謹慎與嚴謹。他指出,計畫最大挑戰在於凝聚八個獨立團隊,打造一支緊密合作的「旗艦團隊」。陳副校長充滿期待地表示,希望各團隊能在這次難得的跨國合作中,開創超越既有框架的嶄新可能。「學術研究的真諦不只在於知識的發掘,更在於啟迪人心,並為下一代開拓新的道路,讓他們能夠繼續推進這段學術探索的旅程。」
 
政大國合長陳憶寧分享了日前出訪捷克五所大學時的點滴經驗。「藉由這次出訪,我們成功強化臺捷之間的學術合作關係,並增進捷克學生對於漢學及學術交換的興趣。同時,透過交流,我們對於臺灣在國際高等教育市場的優勢和面臨的挑戰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查理士大學的羅然(Olga Lomová)教授則以「捷臺學府合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題,回顧雙邊學術合作的歷史,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她分享查理士大學學者與臺灣之間的交流始於1990年代,當時,臺灣淡江大學的一位教授因對捷克的政治變革感興趣,親赴布拉格與查理士大學的學者交流,開啟這段合作的序幕。談及現有的合作框架,羅然教授特別強調了臺灣教育部與捷克教育部的支持,尤其是臺灣對雙邊語言與學術交換計畫的積極資助。她指出,臺灣在華語教學方面展現了極高的專業性,其靈活且高效的教學方式,使臺灣成為捷克學習華語的首選資源之一。展望未來合作重點,羅然教授提出深化博士與博士後研究人員的交流合作、推廣雙聯學位計畫、以及建構完善的學術資訊整合平臺,將有助於為臺捷學術合作開創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與會學者馬薩里克大學(Masaryk University)中華文化研究系主任杜尚(Dušan Vávra),對本次合作計畫展現高度熱忱。他強調,他參與的子計畫十分注重學生的參與,不僅惠及在校生,更延伸至其他大學的畢業生。「能夠帶領學生來臺進行研究,協助他們在學術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這是一項極具意義的任務。」杜尚教授表示,他期待透過這次跨國合作,為捷克青年學者開啟探索臺灣的嶄新視窗。

在隨後由陳樹衡副校長主持的圓桌會議中,與會者聚焦探討「跨領域研究」與「計畫成效」兩大議題。陳樹衡引用社會網絡理論中的「六度分隔」概念,鼓勵與會學者拋開既有的思維框架,以開放心態發掘跨域合作契機。查理士大學羅然教授則以音樂作比喻:「我們每個人或許像只會演奏一種樂器的音樂家,但如果願意開放心靈,說不定能創造出更豐富的交響樂。」針對計畫成效評估,政大校長李蔡彥指出,成功的跨國合作需要政策引導與實際行動的雙重支撐。他建議各研究團隊應在專注於自身領域研究的同時,保持開放態度,逐步發掘跨域合作的可能性,從而提升計畫的整體效益。

本次論壇為臺捷學術交流開創了新局。藉由研究合作與文化交流及人文與科技整合的契機,跨越語言、文化與國界的鴻溝,成功促進臺捷學術合作,並擴大臺灣學者參與捷克及歐洲重要會議與跨國合作的機會。本次論壇亦為雙邊學術合作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最終目標是順利創建一條可持續的東西方合作渠道,為學術交流開啟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