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薦人選擇
應屆生:導師、任課教授、競賽指導老師、實習主管。
在職生:高階主管或熟悉你的前輩。
二、推薦人條件
熟悉你、願意撰寫、有時間配合。
三、常見問題及解法
系統操作困難:熟悉流程,主動協助。
推薦人忙碌:提前提醒,適時跟進。
內容偏差:明確學術推薦需求,避免泛泛而談。
單一推薦人:準備多位備選推薦人,降低風險。
四、其他建議
提前規劃,並核對內容是否符合申請需求。
在先前我們談到了面試/口試的攻略,這次來談談推薦信
在一般推薦信的部份,我們通常都會難以下筆,原因不外乎如下
這次針對上述這些問題上半部份來做一個經驗分享
一、推薦信究竟要誰寫?
這個部份可以分成二大區塊,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會有幾種選擇,一是與自己較為親近或信賴的導師、任課教授,二是在大學就讀中,曾參與國校內外競賽所結識的教師,三是參與社團或是實習中的指導老師或是實習主管,這些都會是應屆畢業生們最可以快速找到合適人選的法之一。
其二,如果已經是畢業好幾年的畢業生,要在回頭在來念,即可尋找較為親近或是職缺較為高階的主管作為主要的推薦人,職級越高當然助益越大,不過在職生返校念書會有一定的困難度,有些單位亦需先提出匯報,並申請在職證明等佐證資料,待上級主管或機構同意後才得以報考,這點務必要先跟單位溝通好。但,不論找誰推薦都需要有幾個重點,就是推薦你的人跟你的「關係夠好」、「夠了解你」、也願意「花時間撰寫推薦點」才有達到推薦且加分的效果。
二、在寫推薦信的過程,常常變成自己寫,最後在拿給推薦者簽名,那我該怎麼寫呢?
在過往的經驗中,大概有高達80%的機率,都變成是自己寫推薦信的窘境,因為雖然推薦者願意撰寫,但也通常遇到幾個問題如下
1、填寫推薦系統太複雜不會操作
研究生的就讀學生分為一般生跟在職生二大區塊,在一般生的部份若是直升就讀學校,在推薦的部份,推薦人多較會比較了解與熟悉系統的操作,但若是不同學校或領域,除了實體推薦信函之外,多數亦會要求需在線上操作或將紙本的部份掃描上傳;而這個部份對於在職生的推薦人來說,並沒有經常操作相關系統,因而產生使用上的困頓,被推薦者也要花更多時間去解釋或是協助操作。在我應試那年,就發生了推薦系統太過複雜,推薦人不會填寫的問題窘境。
2、因公務或其他事由忘記或錯過填寫時間
推薦人多數職級較為高階,不論是在學術或是業界,常有開不完的會或討論不完的事,建議被推薦者務必「適時」提醒與詢問,才不會造成忘記或錯過登錄時間而造成遺𢜩。
3、推薦內容方向錯誤,誤把學術推薦當成求職推薦
雖然推薦者了解你的為人但在學術上卻無法推薦出真實且加分的部份,這是非常常見的情形,不論是應屆畢業生或是在職人士,多半會尋找親近的教授或是主管,如題所述,雖然了解你的為人,但多數都無法確切要點從學術角度來說明「你為何適合念這個系所」或「為什麼這個系所非得錄取被推薦者不可的理由」,這不但不會變成加分項目,反而會歪樓僅是過度闡述優點的信件,而非「學校非錄取不可的理由」,人好跟是否適合就讀研究所,是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事,推薦內容方向錯誤,也是浪費加分的好契機。
4、推薦者只選一個
這在寫推薦信的過程中,是非常危險的事,如上述所及其他未及撰寫的部份,都有可能導致期限截止而無法繳件的窘件,建議學弟妹們,當研究所要求檢件相關推薦信的時候,多為二封,建議需有腹案人員為三人,且推薦信同時發放,才不會有無法順利繳交的風險與窘境產生。過往在請老師填寫推薦信的時侯(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心儀學校)建議收到回覆後不要急著就送出去,可以先review整合一下別人對自已的印象與定位,適時作調整修正,也是非常加分的事。
有關於推薦信的部份,今天先分享上集,有關於推薦信的撰寫模式,會在下集中陳述說明。
文章授權來源:TUN大學網
更多考研通關資訊請上【1111人力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