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志願填寫時「學校風評」重要嗎?該不該參考網路評價?
有同學最近在排志願時有點卡關… 有些學校看起來資源蠻多的,課程內容也OK, 但上網一查就看到什麼「風評不好」「地雷系」「老師很雷」等留言。

所以,想請問學長姐或有經驗的同學們:

1. 志願填寫時,你們會不會很在意「學校風評」?
2.  那些網路評價、Dcard、PTT上看到的抱怨到底可信嗎?
3. 有沒有那種「風評不好但實際很不錯」或「進去才發現網路說得太準」的例子?
4.  該怎麼分辨「真實經驗」跟「個人情緒發言」?


真的好難判斷,選學校真的不只看分數,想選得不後悔、學得開心真的超重要。


也希望能多點理性參考方向,歡迎大家來分享你的看法~




By落點小邊編
志願填寫「安全牌」該如何設定?完全沒把握上的校系要填嗎?
最近有同學開始煩惱志願排序啦有幾個校系超想填,但又覺得自己上的機會不高…… 另一邊又怕太保守錯過更好的選項。 


想問問學長姐或有經驗的同學們:

1. 安全牌該怎麼設定比較保險?抓哪種分數區間?
2. 完全沒把握的「夢幻校系」還值得冒險填上去嗎?
3. 志願順序是該「高低穿插」還是「夢幻→穩上→保底」?
4. 有沒有那種「填了完全沒上」或「壓線錄取」的故事可以分享?



每個志願都像一個選擇人生方向的分岔路, 真的不想後悔也不想錯過



歡迎大家來留言,或是給予建議、心得都可以!




by落點小邊編
該選城市還是校系?生活品質 vs 學習環境怎麼取捨?
在填志願的過程中有同學內心超掙扎,到底要「城市優先」還是「校系為主」?

大城市的優勢:資源多、機會多、生活便利
中南部或非都會地區:生活成本低、步調較慢、比較能專心念書?
但有些夢幻科系卻可能在比較不熟的城市, 也有離家近的學校但科系好像不是想念的那個...

想請問各位學長姐/有經驗的同學們:

1. 當初填志願時你怎麼選擇?
2. 城市真的會影響生活品質跟學習效率嗎?
3. 如果科系喜歡但城市偏遠,你會願意搬過去嗎?
4. 有沒有後悔當初選擇「城市」或「校系」的經驗可以分享?



好想聽聽大家的真實經驗,來幫助同學釐清! 




By落點小邊編
備審資料中「社會服務」與「志工經驗」如何加分?沒有相關經驗怎麼辦?
最近在整理備審資料時,發現「社會服務」或「志工經驗」常被當成亮點加分項目!

但也有些人沒這類經歷,或不知道該怎麼呈現才不流於表面。

 想請問學長姐或有經驗的朋友們:

1. 備審中「社會服務」到底怎麼樣才會被加分? 
2.  是不是有做過志工就一定寫?有沒有呈現的技巧?
3. 如果真的沒有相關經驗,有沒有什麼「替代方案」或延伸活動可以補強? 像是社團幹部、班級活動、教學互助等等有沒有可能轉化為「服務性質」?


歡迎分享你怎麼處理這一塊的,也很想聽聽教授們通常在看什麼重點!



By落點小邊編
跨群考統測,填志願可以合併嗎?
有同學最近在準備統測,但對升學管道和志願填寫的流程還是有很多疑惑,特別是「跨群報考」的情況! 

想請教各位同學或學長姐們:
如果統測跨群考(例如本身是商管群但也想填餐旅群), 在之後的【志願填寫】階段,是可以「合併」填寫6個志願?
還是要「分別」針對不同群類各自填志願表?

完全搞不清楚報名、選填的邏輯,如果有過來人經驗或查過資料的拜託幫幫忙分享一下。


我是小邊編,歡迎留言。
高大資管 vs 輔大資管,怎麼選比較好?
有同學最近錄取了兩間資管系,分別是「高雄大學資管系」和「輔仁大學資管系」,但現在陷入天人交戰的選擇! 

他本人是北部人,在思考是否要南漂讀書,也想綜合考量以下幾個方向:


學習風氣、學校資源、同儕素質 、未來出路(職涯、實習、研究所)

兩間學校在資管領域都算有口碑,也查了一些學校的課程和師資資訊,不過還是想聽聽實際就讀過的學長姐們或了解的同學們分享經驗! 

不知道大家會怎麼選?


我是小邊編,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討論! 
高雄六合夜市有什麼好吃的?
每次去六合夜市都不知道要吃什麼?
一條夜市來回走九遍都不知道吃什麼
有在地人可以推薦嗎?
12d
台北有厲害的豬排飯嗎?
最近看日劇超想吃豬排飯的,
我只知道杏子豬排、勝政豬排,
不知道台北哪裡還有好吃的豬排飯?
12d
我心目中好吃的燒肉
這家燒肉是我心目中台北單點好吃的燒肉
價格沒有乾杯那麼高
但是和朋友一起要吃飽一個人平均下來也要7、800左右
最推他們家的牛舌跟干貝
每次去必點 想到就流口水
12d
三和夜市有美食嗎?
前陣子看了一些網紅去三和夜市,
介紹很多美食,是真的有這麼多好吃的嗎?
我怎麼每次都找不到好吃的
12d